• 做文明徐州人 让城市更美好
  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校地融合服务徐州高质量发展

2024-05-08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4-05-08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宋学锋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入新征程。推动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教育强国、文化强国,成为时代主题。高等教育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越发凸显。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对于科技和人才的需求越加迫切。

校地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校地融合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挥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功能,促进城市与大学协同发展,推动区域均衡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

对徐州市政府和驻徐高校来说,高等教育校地融合发展是推动徐州成长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江苏发展重要一极、长三角重要城市,以及世界先进制造中心的重要动力,也是在淮海大地探索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载体,对于形成区域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校地融合发展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的重要抓手,是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也是守正创新、推动大学和城市治理向更高水平迈进的重要方式。

徐州校地融合发展现状与成效

进入新时代以来,为应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圳、青岛、重庆、西安、苏州等城市校地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果,且呈蓬勃发展之势。徐州肩负振兴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城市转型发展双重使命,近年来,校地融合发展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徐州市委、市政府坚持全面领导、统筹主导、创新引导,为调动驻徐高校和相关地方职能部门校地融合发展积极性,专门召开校地融合发展联席会议,初步形成了校地多元主体参与、协同联动的校地融合发展工作机制。

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自2019年学校与徐州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特别是在2022年教育部、应急部与江苏省签署共建矿大协议以来,学校与徐州融合更加紧密,结成战略合作伙伴,互为助力、协同发展,在科技、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方面深度合作。

一是聚力科研攻关,推动成果转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学校发挥学科和科研优势,对接双碳战略、应急管理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发展和战略产业储备做了大量工作。服务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治理,徐州经济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成效得到社会各界充分肯定。大力推进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参与建设徐州科技谷、安全谷和大学科技园,为发展拓展安全产业、城市地下空间产业作出重要贡献,推动了徐州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学校新增国家级科研项目613项,与徐州市企事业单位签订科研项目632项,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科技企业800余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73家,各类挂牌及上市企业17家。教师创办的企业年产值10多亿元。矿大每年建设发展、日常运行及师生员工消费约50亿-60亿元,每年向地方缴纳各类税费约1.5亿元,每年雇佣劳动用工2500多人,极大地推动建构了文昌校区和大学路两个消费经济圈,有力带动了相关科技和服务产业的发展。

二是坚持引培并举,打造徐州人才高地。矿大自主培养了数十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高端人才和一批企业家、管理人才。每年从海内外名校引进100多名专任教师,吸引一批批高层次外国专家来徐交流讲学。通过挂职锻炼和向地方输送干部等方式,为区域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矿大招生指标向江苏倾斜,逐年加大在苏招生名额。近三年学校在江苏招收本科生1982人、研究生3557人,每年有5000余名毕业生在江苏就业,辐射带动众多人才落户徐州,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

三是发挥示范引领,带动徐州教育质量提升。矿大发挥教育部直属高校标杆作用,致力于在非省会城市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促进附属中小学等优质资源共享,带动徐州市大中小学办学水平提升。积极参与教育扶贫工作,对口支援徐州睢宁等县域建设。

四是传播大学文化,服务区域文明建设。矿大传承优秀文化,坚持文化育人,深度参与徐州社会治理,牵头江苏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矿大美丽校园、人文精神成为城市文化名片。加大国际交流,矿大与欧美、俄罗斯等国际一流大学合作,加入“中国—中亚国家大学联盟”“世界能源大学联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矿业工程教育能力中心”等多边高校和学术合作组织;牵头组建的国际矿业、能源与环境高等教育联盟成员拓展至13个国家的21所高校,升级为“一带一路”重要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高校在校地融合发展中的定位和作用

校地融合发展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发展领域,涵盖政府、高校、产业等多元主体,贯穿教育、科技、人才等多个工作层面。基于高等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高校作为推动校地融合发展中重要主体、重要环节,要充分发挥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国际交流等大学“五大职能”,以自身高质量发展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又要在推动区域发展中提升办学水平。

聚焦徐州高质量发展目标,驻徐高校在推动校地融合发展中要以国家战略和地方重大需求为导向,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自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形成产教深度融合、多元主体协同创新、具有徐州特色的校地融合发展格局,提升区域发展核心竞争力,推动徐州高质量发展。

一是助力徐州新质生产力发展。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和高水平大学的引领作用,推动科研与产业创新发展深度融合,产学研协同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徐州在巩固传统行业,拓展新兴产业,储备未来产业方面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完善以基础科学和关键科技为引导,高端人才和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保障的教育科技人才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发挥“一流学科”科技引领作用,面向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在绿色低碳、深部空间、城市安全等领域推动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开辟新赛道。将落实“双碳革命”、绿色发展、机械制造等国家战略与徐州区域发展目标有机结合,以人工智能、数字化赋能经济发展,推动徐州在江苏、淮海经济区、长三角乃至世界制造业等产业体系中创新发展,形成比较优势。

二是不断提高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能力。主动适应人工智能等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要求,发挥科技融合优势,根据产业链—科技链—人才链需求,做到全要素、全过程育人,推动产学研协同培养产业急需的高水平人才。要对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对标培养时代新人要求,对接世界一流人才标准,深化高校综合改革,不断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同时,要扩大国内国际合作交流,引培并举,培养一批学术和行业有影响力的高端人才、领军人才,增强徐州高端产业布局的人才资源相对优势。

三是推动校地文化建设、治理模式创新。高校是社会思想文化高地,有利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高校要增强文化自信,以自立推进科技创新、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不断创新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为以科学研究为根基的创新精神赋予时代内涵,并通过社会服务和参与城市治理传播大学文化、展示先进生活模式,发挥教育引导作用,为提升城市文明作出应有贡献。

校地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目前,校地融合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为,有的高校关门办学,忽视地方经济社会需要,学科专业设置“贪大求全”,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契合度不高;高校对地方企业生产技术难题了解不够,企业对高校的学科优势和科技创新成果也不太了解。破解上述问题,打通制约科技—人才—教育—产业协同发展的难点堵点卡点,需要进一步完善校地融合发展机制、加强多元主体协同,以创新推动发展,以深化改革促进合作。

因此,建议在徐高校与地方融合发展联席会议机制的协调下,驻徐高校能深入对接徐州经济产业发展,构建部—省—市三级高校服务徐州体系,打造以经济—产业—科研—人才培养合作为主,以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合作为辅的双轮驱动融合模式,形成校地融合发展从服务产业发展、科技进步向社会民生、文化领域辐射的工作大格局。

一是聚焦目标,双向奔赴,合作共赢。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按照多元主体分层分类分解目标任务,融入教育科技人才产业各领域发展目标体系。聚焦科技引领和人才保障,发挥学科—科研并行发展驱动优势,推动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以服务国家战略、江苏产业重点塑造徐州优势,以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究转化打造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赛道。推动高校目标和校地融合发展目标相契合,推动地方发展目标和服务国家战略相呼应。重视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重点大学引领作用,对符合国家战略、区域发展需求的“一流学科”和专业优先重点支持,统筹政策、经费和资源等各项支持。

二是深度对接,融合育人,为地方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遵循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规律,优化校地融合发展组织体系,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为主线多元主体互动对接,统筹政策、资源、经费等要素,发挥高校和产业企业的协同育人优势,搭建校地“全面合作、联合创新、协同育人”的新平台新机制,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思政和专业教育融合、学校育人和社会实践深度结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建立完善政府、社会、行业、企业、高校共建机制,形成多元投入、合力支持的共建格局。加强协调会商,优化产业—学科—人才培养联动机制,在人才引进、教育教学、学科发展、生活服务等方面提供充分保障。完善以绩效和贡献为导向的政府支持高校高质量发展机制,重点考核服务和支持“343”创新产业集群和“5+X”未来产业体系作为,引导高校围绕徐州产业发展方向培养人才,切实提高人才供给匹配度。联动吸引高端人才和优秀毕业生留徐工作,打造徐州高水平产业人才队伍。

三是文化铸魂,增强内生动力,形成相互成就、共生共荣的发展文化。校地融合发展需要以政府推动+社会化运行的方式,发挥经济、政治和文化多重作用,抢抓重要机遇期,推动高校、城市、企业共同担当奋斗。同时,要加强党的领导,发扬大学精神,推动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传播,弘扬时代奋斗文化,以先进文化凝心聚力,以奋斗熔铸新时代徐州精神,为校地融合发展凝心铸魂,逐步形成校地深度融合、相互成就、共生共荣的文化生态。

作者系中国矿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记者手记

校地融合要有新思路

余林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高校深度融入城市发展,是高校历史使命的自然延伸,而城市对高校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则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今,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浪潮之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打通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强劲动力,推进校地融合正当其时。

好的大学没有“围墙”。高校不仅是人才的蓄水池、聚集地,又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主要力量。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高校的参与和同心共融。高校与城市之间,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校地融合的协同效应?怎样在更高层级、更大广度上推进校地融合?有新思路,才能结出发展的新果实。无论是化解“围墙难题”,还是搭好“人才梯子”,校地融合的关键是齐心协力、携手合作。

推进融合,首要的是明确各自的优势与不足,让彼此资源共享、功能互补,进而做到优势互补、双向赋能,最终达到融洽和谐的状态。实现融合,要紧的是要融中求新,从依赖“输血”到自主“造血”,从凝聚合力到激发活力,立足资源禀赋,持续推进高校与城市优势特色产业的深度融合和高校科技创新成果的就地转化,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高校因城市而兴,城市因高校而盛。高校与城市双向赋能、同频共振,高校的人才活力得以释放,城市高质量发展借以蓄能。当高校与城市开启深度互动,校地融合定会推动城市能级提升,成就彼此、赋能共兴。

新闻爆料:0516-82345678  商务合作:0516-85792397 13775881757

版权声明: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版权及其他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