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文明徐州人 让城市更美好
  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江苏徐州:“秸”尽所用实现经济生态双赢

2024-05-08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鲍彤
2024-05-08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吴云

4月25日,生态环境部举行的《强化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专题讲座上,对徐州市“秸秆高效还田及收储用一体多元化利用模式”提出表扬:培育多元利用企业,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2023年全市秸秆利用量达504.60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7.34%。


走进位于睢宁县官山镇的江苏众友兴和菌业科技有限公司厂房,恒温恒湿的车间内,工人们正在麻利地采摘,大片洁白可爱的双孢菇散出鲜香的气味。

“这是无污染的有机菌菇,能够直接食用。”官山镇人大主席杜健介绍说,双孢菇下面铺的是秸秆和草炭土,一周多的时间就能成熟,种植一次可以连采三茬,每次种植都需要重新更换秸秆和草炭土,一年能够“吃”掉秸秆6万吨。全厂共建有6栋菇房,每栋菇房一天产量能达到20吨,全部销往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

打开官山镇的生态循环产业链总体架构图,不仅有“秸秆—基料—食用菌栽培—菌渣—有机肥生产—种植业”这一循环经济模式,还有秸秆—饲料—养殖业到清洁能源、林业、有机农业,再到肉制品、羽绒、鲜奶等深加工项目,共涉及20多个产业,实现路径清晰明了。

在徐州,一根秸秆后面串起了N条产业链。

睢宁县姚集镇,种植鹿茸菇的江苏鸿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每天能“吃”秸秆150吨至200吨,产菇120吨。然而每月300万—600万元的电费,也让公司生产成本偏高。去年经姚集镇政府做媒,该公司利用新建厂房建筑屋面安装了15MW光伏发电系统,年发电1500万千瓦时,节约标煤1万多吨,每年节省电费150万元。菌菇种植产生的菌渣则用来做燃料生产蒸汽,提供清洁能源。从秸秆到菌菇,“种”出了新动能,也探索出一条绿色循环产业发展之路。

多肉种植、稻虾共生、生物质发电……秸秆链起的产业,还有更多种可能。

“依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我们实现了较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睢宁县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睢宁县秸秆收储利用实现销售收入约1.6亿元,直接、间接带动就业人数7800人,从而带动农民增收、村集体增效。

“秸”尽所用,助力无废城市建设,实现经济、生态“双赢”。秸秆收储运体系已覆盖全市全部涉农镇(街道办事处),有效压降了秸秆焚烧行为的发生,空气质量明显提高,因秸秆抛河造成的水体污染现象基本消失。

编辑:鲍彤

新闻爆料:0516-82345678  商务合作:0516-85792397 13775881757

版权声明: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版权及其他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